Image
Image

能工巧匠——筝父琴结


编辑:2021-05-31 15:33:50

日期:2021-03-11 作者:大连欧之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分类:新闻中心


72890


筝,人们已不再陌生,在一台造型漂亮的古筝面前,无论是纤细稚嫩的小手,还是粗糙苍老的手指,即使是五音不全的人,都会忍不住伸手拨动琴弦,耳旁便响起玉珠落盘、水流叮咚般的玲珑之声,眼前似有一番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的诗情画意之景。筝有如此美妙而独特的魅力,因而成了数以万计的民乐爱好者学习乐器的首选。

如果有机会得到一本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和上海民族乐器博物馆编辑的《筝艺》一书,或登录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官网及敦煌国乐网就会看到“敦煌牌”花色各异、样式繁多的古筝,有扦雕类、浅浮雕类、银丝类、拉花类、螺钿类等20余种。解放日报曾以《细节成就魔力》一文,赞叹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敦煌牌”古筝的辉煌成就。应该说中国古筝能够有今日之辉煌,离不开从事古筝事业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古筝制作团队中的重要人物——徐振高!他是国家古筝制作高级技师,在古筝制作界享有“古筝之父”的美誉,在行业中空前绝后地带了百余名徒弟。徐振高,这个名字足以在中国古筝史上青史留名。

有机会与徐振高近距离接触,很难想象,眼前这位衣着俭朴、相貌平平的老师傅,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古筝制作大师。从他那双粗壮有力的手上布满的每一个老茧中、那张饱经岁月沧桑的面庞上的每一道皱纹里,可以感觉到这位耄耋老人的人生经历里,会包含着怎样的艰辛啊!
1952年,19岁的徐振高开始了他的民族乐器制作生涯,1958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学习拉弦乐器制作,后师承原大同乐会乐器制作大师缪金林,开始学习制作古筝和古琴,如鱼儿得水,从此他与筝结下了情缘。他相信,自己就是为筝而生的,来到这个世界就必须完成历史使命。五十余年过去了,是他,用手去实现一个个筝梦,用筝去镌刻一次次传奇。
和徐老面对而坐,想听他说说自己的故事,他三言两语就说完了,是那么简短。可当他说起古筝时却如数家珍,他的眼神放射出了深情的光芒,如同在述说自己的孩子,这时的他俨然就是筝的父亲,一个伟大的父亲。
五十多年来,徐振高大师凭着对古筝的那份情缘和对古筝父爱般的深情,一次又一次地创新和改良,他每一次微小的创新,都带来制筝史上的重大变革。

S形岳山21弦古筝的问世

1961年徐振高试制了他的第一台16弦筝,但音色与音量都不尽如人意,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他,向郑玉荪老师借来《琴的共振与发音原理》一书,当作制作古筝的指南。徐振高刻苦钻研业务,参考广东潮州筝的平头岳山形制,终于在六十年代和师傅缪金林等共同研制成功S型岳山21弦筝。1979年被国家轻工业部评定为优质产品。如今,此种款式的古筝已经成为全国古筝的通用样式。

古筝装饰

在很多人的眼中,筝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面对筝时,偶尔会欣赏一下它的雕花艺术,却不会研究勾勒的是什么花鸟,撰写的是怎样的字体诗句。我们现在看到的古筝,风格迥异的花色品种令人眼花缭乱。可知在1962年以前,古筝外观鲜有装饰,通常是将琴体表面漆成黑色,长长的琴体一头大一头小,于是有人说古筝就像一副棺材。徐振高听后,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可不可以改变筝的形象,在筝体上装饰出一些花色呢?于是他经常到当时上海市太仓路一带竹刻雕饰、木器行等作坊里观看各种装饰艺术,并把其借鉴到古筝的装饰花板上。1963年他创制了“双鹤朝阳”等4种木刻图案筝,同年,这批图案筝参加了北京的全国工业展览会,受到参观者及专家们的好评。此后,徐振高的这一创举被大力开发延续下来,80年代已有大量的花色品种被运用在筝上,松竹梅兰画上面板,蝶鹊龟鹤描上筝头,使古筝的装饰图案前所未有的丰富鲜活。

古筝面板的烘烤

60年代的古筝面板是白色的,在筝的两头加以装饰后会显得不太协调。徐师傅提出了把面板略加烘烤的想法,一是为了获得仿古色调,二是借此去除面板水分、使木质松透。不想,这一创新却令筝界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惊喜,经专家演奏后发现烘烤过面板的古筝音色和音量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基础上,企业技术部门对烘烤的技术加以调整,音质又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琴码的规范化

原先古筝的琴码高度统一,而改良后的古筝琴弦在粗细、张力上有所差异,对演奏的手感及音质产生影响。为此,徐振高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技术部门研制出了改良型古筝琴码,把全部琴码分为若干组,每组琴码由高至低依次减少2mm,之后又对琴码规格作了系列调整。琴码搁弦点的镶嵌材料曾用过牛角、象牙、黄杨、紫檀、竹等,均不理想,徐振高等人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才确定牛骨为目前使用的最佳材料。

古筝钢丝尼龙缠弦

50年代,古筝的琴弦主要是蚕丝弦,后又出现了钢丝琴弦,前者太柔,后者又太刚。1963年,徐振高与上海音乐学院的魏宏宁等开始用钢丝结合尼龙试制古筝琴弦,多次反复试验后,终于试制成功了音色刚柔并济的古筝钢丝尼龙缠弦。从70年代起,徐振高一面斟酌制筝技艺,一面开始了筝艺的传授工作。数十年间,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以及江苏扬州、河南兰考等地,徐振高培养了百余名徒弟。在众多的徒弟中,有的成为了著名的古筝制作师,有的成为古筝制作的管理者,有的成为了古筝制作企业的“掌门人”,有的则成为古筝制艺改良的专家……

鉴于徐振高对古筝的突出贡献,他曾经连续4届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90年经上海市劳动局批准,徐振高被评聘为技师,1993年通过考核,又获得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高级技师证书。
虽然徐振高已经退休,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积极参加企业的多项活动。当问及徐老有什么业余爱好时,他拿出厚厚一叠宣纸,每张纸上都工工整整地用毛笔写有“双鹤朝阳. 徐振高”几个字样,他的语气中带有几分得意:“练习练习书法,这字还看得过去吧?”只有高小文化的徐老,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体?看到笔者有些诧异,徐师傅笑道:“我是被人将了一军,才学到这一招的。”原来,早在1982年,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参观时曾对徐振高说,“你的古筝做得那么好,如果有人请你签个名,能否拿得出手?”从此,徐振高暗下决心,不耻下问,开始苦练书法。现在,徐振高的签名已经被黏贴在多款敦煌古筝上,成为耀眼的一颗星。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