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详细信息 NEWS CENT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探寻乡宁紫砂陶文化的前世今生之——“窑”望千年


编辑:2021-12-22 18:03:48

核心阅读

  一掬紫砂,能凝固多久的时光?

  一字铭文,能解开千年的真相;

  一份信仰,能诉说传承的力量;

  ……

  一口窑炉,腾起的是淬炼之火,沉淀下的是意蕴深邃的传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手艺人智慧、勤奋、创新的工匠精神。乡宁的热土上,有“窑”望千年的过去,也有浴火重生的未来。

  在临汾市西隅,有一座延续了2000多年历史的小城。她的子民,匠心独运,用泥与火的交融,写出了一部关于紫砂陶文化的鸿篇巨制,将思想与文化沉淀其中,惊艳了千年的时光。这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小城就叫“乡宁”。

  欲“打造中国北方紫砂之都”,乡宁县委、县政府把紫砂产业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已不是新闻。令人感到新鲜的是,一座缘煤而兴的山区县城,又如何与紫砂擦出亮眼的火花?带着好奇与疑问,记者来到乡宁寻找答案。

  源远流长

  天空湛蓝无云。夏天的太阳将热情尽数倾洒在乡宁县昌宁镇张马村,此时正在进行中的、斥资50亿的乡宁紫砂陶小镇建设项目现场如火如荼,一派繁忙景象。

  翻开乡宁的紫砂陶文化,每一块陶片和瓷器上镌刻着的就是一部上下求索、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同时也是一部饱含历史沧桑的文化史。

  乡宁,春秋晋鄂侯居此,古称鄂邑,迄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片古老而悠久的土地,孕育了勤劳智慧的乡宁人民,并形成了黄河流域典型的文化脉络。戎子文化、中和文化、鄂文化在这里汇集,滋养着乡宁的万物生灵。乡宁自古名人贤士辈出,国之栋梁郑崇俭、方志第一人杨笃、汾河才子吴庚等流芳史册,令人敬仰。

  谈到乡宁紫砂陶,张马村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地方,这不仅是因为它承载着乡宁紫砂陶兴盛、辉煌的历史,同时也见证着乡宁紫砂陶的前世今生。 在张马八条堰梁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残片与烧窑遗址就足以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乡宁紫砂制陶业就已能生产陶器。在清朝末年、民国时期,随着当时西坡、尉庄、光华、下善、吉家垣等数十家制陶作坊的兴起,乡宁一度呈现了“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

  加之乡宁紫砂陶土矿蕴藏着丰富的粉砂质黏土岩和泥岩,为烧制紫砂陶工艺品提供了上等原料;储量丰富的煤,为乡宁紫砂陶烧造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制陶氛围都为乡宁紫砂陶器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磨砺以须

  成功从来不会一蹴而就。

  时间回溯到1974年,全省轻工会战会议召开,在《发展经济 活跃市场 轻工先行》的主题中,会议确定了每个地方必须完成一项工艺品的制作任务。比如,雁北怀仁的日用瓷、阳泉平定的黑釉陶、晋中平遥的推光漆、运城新绛的螺钿、临汾乡宁的紫砂等。

  缘何将紫砂工艺品确定在乡宁生产?

  历史佐证,这样的决定并非空穴来风!

  乡宁紫砂厂第一任厂长王致明娓娓道来:抗日战争结束后,山西对日本战犯所带财物进行清理登记时,发现了部分红色的壶,紫砂壶。问其来源,对方称掠夺于乡宁县西坡的老夭头村;加之特殊年代西坡陶瓷厂就曾生产过毛主席陶瓷纪念章,这也便成为了确定乡宁生产紫砂工艺品的原因。乡宁县捧过了紫砂壶试制工作的“接力棒”。 怀抱恢复乡宁紫砂陶文化的信念,乡宁西坡陶瓷厂于1975年建立起紫砂车间,并指定由陶瓷厂老员工吴怀成师傅以注浆成型的工艺模式试制。

  然而,试制的过程并不尽如人意。王致明回忆:“往往茶壶模具做得很好,却存不住水。”为破解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年正月初七,受工厂委派,时任车间主任的王致明踏上了带队赴江苏宜兴的学艺之路。此时,没有人知道,通过这次学习,失传多年的乡宁紫砂壶工艺像一只蹈火的凤凰,在涅槃中获得了新生!

  “1974年厂子曾派两批人去过宜兴,但由于技术保密,他们都被拒之门外,这次去人家同样不接受。回?车间已经组建并招工,没法向组织交代;不回?连厂子都进不了,更别谈学习了……不行,一定得找到进厂的突破口。”于是,王致明耐心寻找机遇。

  峰回路转。一天下午,又一次围着厂子寻找“漏洞”的王致明发现了原料是通过船只运送的情况。细心的他,顺藤摸瓜来到了码头。顾不得与船家讨价还价,他硬是通过将两吨原料免费“卸”进厂的方式,“混”进了宜兴紫砂工艺厂。 眼看着生产科办公室近在咫尺,王致明却没敢贸然进去,在确定哪位是科长后,他耐心地在厂门口蹲守等待对方下班。“您好,潘科长,我是山西小王,我想学习紫砂技艺……”

  被拒绝,是王致明意料之中的事儿,但他不气不馁仍“三顾茅庐”,给对方烧水、拖地、搬蜂窝煤……最终,对方被他的坚持、执着和诚意所打动,在和厂里沟通后,王致明迈进了工厂大门。

  惊喜接连而至。6个月的约定学习期内,王致明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技术,还先后请回了三名培训技师。其中,时任浙江省长兴县紫砂工艺厂总辅导谈干儒为乡宁紫砂工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谈干儒的指导下,紫砂壶“倒水就漏”的难题被迎刃而解。注浆成型改为手工和半手工成型,核心技术的掌握让乡宁紫砂陶制作工艺有了质的飞跃。

  厚积薄发

  厚积方能薄发。 时至今日,回忆起多年前自己制作的腰线花盆出口日本,被定为免检产品的往事,临汾市工艺美术大师李秋萍的脸上仍挂着掩饰不住的雀跃。李秋萍师承谈干儒,1978年进厂的她,在谈干儒的手把手教导下,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创造了腰线花盆的“出口免检神话”。被评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吴志文与李秋萍师出同门,经他制作的茶具、餐具、文房用品等工艺品,在传承师傅谈干儒工艺精髓的同时,大胆创新,在各级各类比赛、展览中获奖无数。谈干儒不遗余力地教授为乡宁紫砂工艺厂培养了大批人才。

  位于乡宁县城的紫砂工艺厂筹备于1976年,1977年5月西坡紫砂车间整体迁往乡宁紫砂工艺厂,两厂合并后,人员达到208人,谈干儒担任技术总指导,王致明被任命为第一任厂长。工艺厂生产种类繁多,涉及壶类、花盆类、工艺品类等,品种多达200多种;1979年出口日本的腰线花盆开启了紫砂陶的“高光”之旅……

  1981年9月25日,新华社刊题为《中国陶瓷之三——新兴的山西乡宁陶瓷》的消息,翔实记录了当时的盛况:华北山西省乡宁县在8年之内,发展成为仅次于江苏省宜兴的中国主要紫砂陶器生产地。这里每年生产茶具、花盆、蒸汽锅等12万多件,仍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南宜兴、北乡宁”的美誉在社会上不胫而走。

  尔后,随着紫砂产品的增多、技术改进,乡宁紫砂工艺厂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先是省二轻厅无偿调拨了一台日野货车给企业,方便了产品运输,继而是产品销售除整箱发运外,还在原临汾铁路分局设立了集装箱站台,各种产品远销北京、广州、西安、厦门、长沙等地,其中腰线花盆在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格外俏销。

  由于产品供不应求,1985年,县二轻局投资800万元在扇子坪建成紫砂二厂,装备有真空练泥机、摩擦压力机、雷蒙机、36米烘干窑、54米隧道窑、30米轨道窑,形成了“一条龙”生产流水线。营造了一厂以壶类、花盆类为主,二厂以地板砖、城市街道砖为主的“巅峰时期”。

  1985年3月15日,乡宁紫砂工艺厂成功地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乡宁县紫砂工艺品展销会”,进一步打响了乡宁紫砂的知名度。

  1989年,王树生成为乡宁紫砂厂的第6任厂长。1990年,乡宁紫砂工艺厂和紫砂二厂合并后成立乡宁县紫砂陶工艺总厂,他继续任厂长。也正是他在任的13年里,乡宁紫砂陶器制品进一步大放异彩,声名远播。地砖和墙砖等主打产品凭借产品经久耐用、美观大方等诸多优点畅销全国。

  然而,乡宁紫砂陶产业走过的并非一片坦途。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竞争的加剧、体制机制的掣肘、工艺设备的破旧、思想观念的保守,让乡宁紫砂陶产业一度徘徊在被市场淘汰的边缘。2008年乡宁紫砂陶历经多种原因的冲刷,一时失去光泽,埋于泥土。乡宁紫砂陶工艺厂关停,工匠艺人纷纷各奔他乡,自谋生路。

  所幸的是,延续千年不灭的窑火,始终映照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核,传承千年的紫砂文化已成为乡宁人的精神符号。这种融于城市肌骨的精神,为乡宁紫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 亢亚莉


Image
©2021 资海科技集团 技术支持 - 资海科技集团  晋ICP备2021011608号